“超標合格車”成歷史 企業(yè)面臨轉型挑戰(zhàn)——《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國家標準解讀
5月15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強制性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由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fā)布。
隨著新國標的落地,電動自行車領域獨特的“超標合格車”現象將成為歷史,與此同時,企業(yè)也將面臨轉型挑戰(zhàn)。
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國標的一大亮點就是堅持了電動自行車的非機動車屬性,超標車將“不能再以機動車性能享受非機動車權限”。此種情況下,企業(yè)面臨新的抉擇,要么在電動自行車輕量化、鋰電化和整車及零部件安全性等方面進一步增加研發(fā)投入,要么就得在電動摩托車領域打開局面。
安全指標不再是“選擇題”
根據新國標內容,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由20km/h調整為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40kg調整為55kg、電機功率由240W調整為400W。
盡管對比老國標,新國標中速度、重量、功率等幾項指標紛紛上調,但是在不少人眼中,電動自行車面臨的卻是減重和降速。這又是為什么呢?據上海市自行車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郭建榮介紹,在上一版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 17761-1999)中,標準細則分為了否決項目、重要項目和一般項目三大類,出廠車輛否決項目必須全部達標,但重要項目達標僅需滿足15項以及上、一般項目達標滿足9項及以上即可,這就給廠商提供了回旋的余地,也造成了產品檢驗合格但卻是超標車的尷尬局面。
“新國標采取全文強制,各項安全指標不再是‘選擇題’。”郭建榮表示,這一改變消除了“非否決項”留下的漏洞,從生產根源上杜絕了“超標合格車”的存在。
據工信部有關調查顯示,市場中的超標電動自行車比例接近七成。而且其中大部分電動自行車增加了車長,去掉了腳蹬子,改裝了動力系統(tǒng),搖身變成了“小摩托”。新標準中針對這些因改裝“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越來越快”的車輛,增加了防篡改的要求,防止產品出廠后進行改裝。
國家標準委給出的標準起草說明顯示,新國標還補充和完善了電動自行車的防火、阻燃、充電器保護等方面的要求,實施后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電動自行車發(fā)生火災事故的風險,一旦起火后還能夠延緩車輛燃燒蔓延速度,為人員逃生和外部施救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盡可能減少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
堅持“非機動車”屬性
標準起草說明指出,為了促進道路交通秩序改善、保障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新國標堅持了電動自行車的非機動車屬性。標準實施后既能有效滿足電動自行車使用者基本出行需求,又能減少對其他車輛和行人正常通行秩序的干擾,確保了所有交通參與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人們經常將電動自行車和輕便摩托車混淆,但二者的使用范圍和路權規(guī)則完全不同。”據郭建榮介紹,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不能在機動車道內行駛,最高車速和整車重量嚴格限制。而輕便摩托車屬于機動車,需要駕駛資質、車輛號牌等。
此前,市面上大量超標電動車在整車質量、最高速度等方面嚴重超出標準規(guī)定,在性能上接近摩托車,實質上已經屬于機動車,但生產銷售企業(yè)將其包裝成“非機動車”,混淆了車輛種類,既侵占了非機動車的路權,還給行人帶來了安全隱患。
郭建榮表示,在新國標實施之后,“以機動車性能享受非機動車權限”的情況將得以禁絕,電動自行車“短途代步”的功能定位和輕量化的發(fā)展趨勢,將降低對非機動車道其他車輛和行人正常通行秩序的干擾。
對企業(yè)質量保障能力提出要求
新國標將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在過渡期內,生產企業(yè)將面臨哪些挑戰(zhàn)呢?郭建榮表示,新國標對生產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和質量保障能力提出要求,有利于具備技術實力、生產資質和規(guī)模效應的企業(yè)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而對于一些不能順利完成生產線的調整,不能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企業(yè),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5月22日,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以董事會名義發(fā)布公告回應了新國標發(fā)布對公司的影響。公告中指出了應對新國標的三項措施:一是提前對現有電動自行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調整,積極開發(fā)和儲備了符合新國標的新車型;二是在電動自行車輕量化、鋰電化和整車及零部件安全性等方面進一步增加研發(fā)投入和技術儲備;三是積極推動相關子公司獲得電動摩托車生產資質。
該公告還指出,雖然公司已經提前根據新國標的精神進行了產品調整和儲備,但是,在過渡期內,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對按照GB 17761-1999已生產銷售的電動自行車在過渡期內的相關管理政策尚不明確,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性風險,可能對公司現有產品的短期銷售產生不利影響。
郭建榮表示,新國標實施后,能夠有效推動企業(yè)改進生產工藝和提升技術實力,健全檢驗檢測能力,優(yōu)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動電動自行車產品的質量提升。“但因為駕駛資質、使用限制等因素,超標電動自行車轉型為電動摩托車是否會被市場所接受仍是未知數。”郭建榮說。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