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度愛明諾夫獎授予光合作用和固氮酶研究領域的兩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理解生物氧化還原金屬簇方面做出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沈建仁研究員因在研究植物和光合細菌“光系統(tǒng) II”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此獎項,是獲得該獎的第二位中國籍科學家。
酶是推動所有生物體系中化學反應的蛋白質分子。由于光系統(tǒng) II的存在,綠色植物和藍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利用太陽能將其轉化為葡萄糖和氧分子。然而,由于在光系統(tǒng)中存在著能夠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錳簇離子,使得對這一光合酶系統(tǒng)的研究具有挑戰(zhàn)性,傳統(tǒng)的X射線容易對錳簇的結構造成損傷而不能獲得天然結構狀態(tài)。
沈建仁研究員團隊使用對酶系統(tǒng)沒有破壞的高強度X射線短脈沖成功地研究了酶中的許多不同狀態(tài),提供了對生命基本過程的理解,促進了人們對自然界光合作用反應的認識,使得人們可以模擬和學習自然界,找到解決重要問題的新方法和途徑。
沈建仁研究員是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 “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光合作用重要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功能與調控”項目(2017YFA0503700)的負責人,該項目團隊近幾年在光合作用重要蛋白質超級復合體的結構、功能及其調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進展,為解決作物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開辟太陽能利用的新途徑等前沿技術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愛明諾夫獎是1979年根據(jù)已故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愛明諾夫的遺囑設立的,用以獎勵世界范圍內在晶體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