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chǎn)業(yè)信息門戶

科學家新發(fā)現(xiàn):嬰兒猝死綜合征可能與SCN4A基因突變相關聯(lián)

    嬰兒猝死綜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是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嬰兒突然意外死亡。根據(jù)一項新的研究,其可能與編碼鈉離子通道NaV1.4的基因(即SCN4A)發(fā)生的罕見突變相關聯(lián)。該鈉離子通道蛋白在參與呼吸的骨骼肌收縮中發(fā)揮作用。

    在美國,SIDS每年導致高達2400名嬰兒死亡,而且盡管一些行為,如與父母睡在同一張床上,吸入香煙煙霧或面朝下躺著,與更高的SIDS風險相關聯(lián),但是大多數(shù)病例并沒有明顯合理的解釋。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78名死于SIDS的嬰兒和729名作為對照的健康人的DNA。這些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4名SIDS嬰兒在編碼NaV1.4的基因SCN4A中發(fā)生罕見的突變,而沒有1名健康人攜帶這種突變。

    這些研究人員指出在正常情形下,這種突變的發(fā)生率為通常僅為1/20000。論文共同作者、倫敦大學學院臨床神經(jīng)科學家Michael Hann表示,“在我們研究的人群中,所獲得的證據(jù)是強有力的,至少它是這些SIDS病例的一個風險因素。”他補充道,“這當然無法解釋大多數(shù)SIDS病例。”

    鑒于所研究的人群均為歐洲白種人的人種特殊性,這些研究結果可能難以推廣到所有的人群。不過,美國哈佛醫(yī)學院兒科醫(yī)生Joel Bass表示這項研究增加了對仍然未得到充分了解的SIDS的一般認識。“每當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種風險因素時,我們就會找出一種可能的原因,這會允許我們能夠鑒定出更多有風險的嬰兒,并提供可能對他們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在我國,多項研究從先天性副肌強直家系病人,和家族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病人中檢出SCN4A基因突變,并對基因突變致病的病理機制進地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尚無針對特殊疾病人群的分析,我國人種是否存在這種疾病-基因變異的相關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jīng)病學家Stephen Cannon表示,“這是一組非常令人信服的數(shù)據(jù)。在過去的四五年里,有些病例讓人們認識到肌肉缺陷導致新生兒和幼兒出現(xiàn)呼吸困難,因此這是一種合乎邏輯的延伸:這可能繼續(xù)進展為類似于SIDS的疾病。”

    參考資料:RoopeM?nnikk?, Leonie Wong, David J Tester et al. Dysfunction of NaV1.4, a skeletal muscle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in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a case-control study.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8 March 2018, doi:10.1016/S0140-6736(18)30021-7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