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及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預測[圖]

    一、生鮮電商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分析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fā)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在用戶網購生鮮常用的渠道分析中,綜合電商平臺為網購生鮮最常用的渠道,超過八成的生鮮網購用戶經常在綜合電商平臺生鮮頻道購買生鮮食品,綜合電商平臺流量優(yōu)勢明顯。外賣平臺、整合線下超市的平臺、創(chuàng)新模式三個渠道用戶相對較少,但消費頻次更高,每周在創(chuàng)新模式消費至少1次的用戶在創(chuàng)新模式整體用戶的占比高達68.1%。

2017年中國生鮮網購用戶經常使用的購買渠道及各渠道消費頻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9-2025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yè)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網購生鮮食品的頻次與家庭收入正相關。隨著家庭月收入的增高,用戶網購生鮮食品的頻次也在不斷升高。家庭月收入超過3萬元的用戶中,每周網購生鮮食品的頻次為4次或以上的占比高達36.8%。

2017年中國不同家庭收入人群網購生鮮食品的頻次頻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生鮮網購用戶的消費行為中,水果是最受歡迎的品類,32.0%的生鮮網購用戶最經常購買水果。牛奶乳品和蔬菜分別為第二和第三受歡迎的品類。根據京東運營數據,水果也是其銷量最高的品類;此外,除水果外,海鮮水產、冷凍速食也是京東生鮮的優(yōu)勢品類。

2017年中國生鮮網購用戶最經常購買的品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據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50強榜單顯示:在垂直電商類中,京東7FRESH、蘇寧生鮮、盒馬鮮生、易果生鮮、本來生活等16大電商進入了50強榜單。而在O2O類電商中,則有京東到家、蘇寧小店、呆蘿卜、餓了么、美團外賣等13個電商上榜。除此之外,還有涉農電商和B2B類24個電商上榜。

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50強榜單詳細情況

序號
電商名稱
1
京東7FRESHI7
2
蘇寧生鮮
3
盒馬鮮生
4
易果生鮮
5
本來生活
6
每日優(yōu)鮮
7
天天果園
8
中糧我買網
9
順豐優(yōu)選
10
沱沱工社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共有22家生鮮電商企業(yè)共融資近120億元人民幣。包括:百果園、食范、鮮世紀、彩虹星球、天馬便利、有好生鮮、壹號餐桌、三蛋生鮮、天鮮配、每日優(yōu)鮮、食得鮮、生鮮傳奇、每日一淘、農政齊民、快鮮網、食享會等平臺上榜。

    從融資輪次來看,多集中在B輪,融資次數達7次。值得注意的天使輪融資次數為7次,天使輪數額較小。這也說明不斷有新的競爭者入局。

    從單個融資平臺來看,美菜金額最多,兩輪融資金額為10.5億美元。其次是百果園B輪融資15億元。

2018年客戶國生鮮電商行業(yè)融資事件情況

平臺
融資時間
輪次
金額
食享會
2018.12.28
B輪
3000萬美元
2018.8.21
A輪
1億元
快鮮網
2018.12
天使輪
800萬地獄
農政齊民
2018.12.7
Pre-A輪
千萬元
每日一淘
2018.11
B輪
1億美元
2018.7
A輪
3000萬美元
美菜
2018.10.10
F輪
6億美元
2018.1.12
E輪
4.5億美元
生鮮傳奇
2018.10.10
B輪
3億元
食得鮮
2018.10.25
B輪
數億美元
2018.7
Pre-A輪
未透露
2018.1.15
B輪
未透露
每日優(yōu)鮮
2018.9.6
新一輪
4.5億美元
天鮮配
2018.8.28
Pre-A輪
千萬元
華和生鮮
2018.8.27
Pre-A輪
數千萬元
誼品生鮮
2018.8.23
A輪
未透露
十蓉團
2018.8.21
天使輪
1億元
宋小菜
2018.7.20
B2輪
1.8億元
2018.1.22
B1輪
2.3億元
三單生鮮
2018.7.22
天使輪
超千萬元
壹號餐桌
2018.6.5
新一輪
1000萬元
有好生鮮
2018.5.24
天使輪
1000萬元
天馬便利
2018.4.9
天使輪
500萬元
彩虹星球
2018.3.13
A輪
數千萬元
鮮世紀
2018.3.5
B輪
近億元
百果園
2019.1.11
B輪
15億元
食范
2018.1
天使輪
1000萬元
呆蘿卜
2018.8.22
天使輪
千萬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2017年中國生鮮食品零售額從3.61萬億元增長到4.72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guī)模將達到5.31億元。

    2013-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guī)模及同比增長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2017年市場迎來洗牌期,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或倒閉或被并購,市場遇冷;但與此同時,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不斷加碼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投資,并帶來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模式,使得生鮮電商市場重振活力。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guī)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

2013-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guī)模及增長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四大發(fā)展趨勢

    1、品質化

    為了保證品質,可以產地直采,并深度參與種植管理,嚴控產品質量。品質是最關鍵的要素,新零售想要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嚴控品質是第一步。實行產地直采的方式直接供貨,進一步縮短了產品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從產地直達零售終端,也反映出未來新零售業(yè)態(tài)的新模式。

    2、標準化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促使農產品走向標準化。在產地端將農產品按大小、色澤、形狀、口味好等進行篩選分級。

    中國地域遼闊,農產品生長環(huán)境、條件各不相同,在大小、顏色、口感、外觀等方面差異巨大,對農產品標準化是巨大的挑戰(zhàn)。例如百果園建立了一套果品標準,按照甜度、糖酸度、香味、大小等分為A、B、C三級,每級又給出大中小三等,不同等級的水果,其采購地、運輸、包裝、營銷上都會有所區(qū)別。精細的等級劃分,使得果品價格得以實現“相對標準化”的明碼標價,“因果而異”。

    標準化帶來的價值是產品形象的統(tǒng)一、品牌價值的提升,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價格得到保證,盈利能力增強,同時也能提升產品的溢價能力和附加價值,擴大品牌影響力,更好地符合市場需求;并進一步降低損耗,提高農產品供應鏈的效率。

    對農產品的新零售發(fā)展,從商品化打造標準化,從標準化打造品牌,贏得客戶和市場,然后再利用品牌效應影響行業(yè)標準的制定,再逐步形成全國標準。標準就是游戲規(guī)則,誰能制定標準,誰就會處于供應鏈的致高點,擁有更多話語權。

    3、場景化

    社區(qū)零售存在兩個重要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而這兩個場景都分別存在著痛點,例如用戶到店買東西的時,需要排隊,挑選商品、尋找商品時大多需要依托于人工導購;而到家的場景比較局限,過去用戶可在家直接下單購買,門店自配送或者通過第三方送貨上門,與門店的互動很少。

    小程序的出現,再加上微信生態(tài)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可裂變的社交流量,極大地豐富了生鮮水果購買的使用場景。在門店場景下,現在被廣泛使用的小程序掃碼購就可解決高峰期的排隊問題,用戶可選擇自助結賬;在場景拓展上,小程序可以滿足用戶的日常消費、送禮和拼團等多種需求。

    未來,場景化運營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生鮮新零售中,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運營模式,將能進一步獲取流量,提高用戶粘性,運用場景化營銷實現用戶裂變。

    4、品牌化

    未來,隨著更多年輕消費人群的喜好變化,有品牌的產品更受青睞;因此,打造優(yōu)質農產品的品牌化,是吸引消費者眼球的重要籌碼,品牌化結合產品的商品化、標準化運作,將更能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和溢價能力,打造優(yōu)質的農產品品牌。 

本文采編:CY315
10000 10702
精品報告智研咨詢 - 精品報告
2024-203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yè)市場運營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yè)市場運營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yè)市場運營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六章,包含生鮮電商平臺典型案例分析與解讀,生鮮電商行業(yè)發(fā)展前景與趨勢預測,生鮮電商行業(yè)投資潛力與策略規(guī)劃等內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請聯(lián)系: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文章轉載、引用說明:

智研咨詢推崇信息資源共享,歡迎各大媒體和行研機構轉載引用。但請遵守如下規(guī)則:

1.可全文轉載,但不得惡意鏡像。轉載需注明來源(智研咨詢)。

2.轉載文章內容時不得進行刪減或修改。圖表和數據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數據來源。

如有違反以上規(guī)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